画马闻名天下的两代人:徐悲鸿、徐庆平
郭 谦
谈到国画马,人民会很自然地想起徐悲鸿的名字。因为现代绘画史上,徐悲鸿的马独步画坛,无人能与之相媲美。在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中,也是以画马的成就最为卓著。
徐悲鸿的马,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,而是一种精神,是那种勇敢、忠诚、不屈不挠、一往无前的精神。他的艺术既是一位出身穷苦、肩负民族文化振兴、追求光明艺术家的精神写照,更是不畏列强、奔向自由解放的民族精神之写照。
徐悲鸿,原名寿康,1895年7月19日出生于江苏宜兴县屺亭桥一个贫寒家庭。父亲徐达章是个民间画师。七岁时,随着父亲读书、学画、种地。他最爱搜集老刀(强盗)牌卷烟盒中的动物画片,喜爱狮虎等动物画象,刻意摹仿、学习。十岁时,他随父亲自宜兴至溧阳,在途中写了一首行舟小诗:“春水绿迷漫,春山秀色含;一帆风性好,舟过万重峦。”即景成诗,初露艺术才华。
1908年,家乡发生水灾,徐悲鸿随父外出谋生,两年后因父病而返乡。1913年,徐悲鸿被聘为彭城中学图画教师,后又兼任私立和桥镇始齐女子小学、宜兴女子中学附设女子师范班图画教员。
1914年,徐悲鸿首次赴沪谋职未果,年底回乡。第二年6月,再次赴沪谋生,求职又不成功,生活窘迫,使他走投无路,几乎投黄浦江自杀。后赖湖洲丝商黄震之的资助,易名“黄扶”,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,并从康有为学习古文、书法,康誉他为艺苑奇才。当时,商务印书馆附设审美馆馆长、岭南派画家高奇峰看到徐悲鸿自荐的一幅马画,大加赞赏说:“虽古之韩干无以过也”。并将这幅马刊印发表。这是徐悲鸿画的马第一次出版。
1917年,徐悲鸿留学日本,同年回国,受聘于北京大学画法研究室。1919年留法,入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,受教于弗拉芒格画室。并赴德、比、瑞、意等国观摩学习。他的作品多幅入选法国全国美展,声誉鹊起,巴黎美术界权威人士刮目相看。他决定回国以所学献身于祖国的美术事业。1927年归国,先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,登门延聘者络绎不绝。中央大学艺术系聘他为教授,于是,徐悲鸿于1928年春举家迁居南京。
在南京,除了去中大教课外,徐悲鸿全力创作取材于《史记》田横故事的大幅油画《田横五百士》。故事说的是齐国的田横与五百壮士拒绝刘邦的招降,均自刎死。司马迁盛赞田横高节,感叹“不无善画者,莫能图,何哉!”作此画时,正是日寇入侵中国,蒋介石妥协不抵抗,许多人媚敌求荣之时,徐悲鸿意在通过田横故事,歌颂宁死不屈的精神,歌颂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所尊崇的'富贵不能淫,威武不能屈’的品质,以激励广大人民抗击日寇。
1931年,“九一八”事变爆发,东北锦绣河山被蒋介石拱手让与日寇。徐悲鸿义愤填膺,画了一幅《懒猫图》。题曰:“颟顸最上策,浑沌贵天成,生小嬉憨惯,安危不动心。”讽刺国民党醉生梦死、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的腐败统治。
徐悲鸿以画马著称于世,他画马不仅只为一般观赏,而大多是借以抒发郁结难言之悲愤和爱国忧世的心情。1932年,上海“一·二八”事变爆发,驻沪19路军与上海人民奋起抗日,徐悲鸿激于爱国热情。画了一匹昂首屹立的马,命名为《独立》,表达出希望祖国独立强盛的时代意识,使人感奋。之后,徐悲鸿又画了《奔马》图,题上了诗句:“此去天涯将焉托,伤心竞爽亦徒然”。而在《嘶马图》上,他画了一匹马在荒野里奋跃前蹄,并题词:“哀鸣思战斗,迥立向苍苍”。同样,他的“相期效死得长征”的奔马图,都是热切期望中华民族觉醒,奋起自救。
(徐悲鸿马作品2)
期间,徐悲鸿曾以血泪和愤慨凝结成一幅油画名作《徯我后》。此画取材于《书经》:“徯于后,后来其苏。”意为商代初年,人民期待英明君主成汤去讨伐暴君夏桀,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。当《徯我后》与《田横五百士》两幅油画高悬于中央大学礼堂时,壮阔的画面,深刻的寓意,打动了无数参观者的心。
1933年—1934年,徐悲鸿曾遍游欧西的艺术城市,在米兰、法兰克、莫斯科等地作艺术巡礼,并举办中国画展览,宣扬祖国的文化艺术。
1935年初,徐悲鸿载誉归国,刚到南京就听说好友田汉被国民政府逮捕,在狱中生病。他十分焦急,四处奔走,但营救无效。无奈去找国民党政客张道藩帮忙。不久,张要徐悲鸿为蒋介石画像,作为五十大寿的贺礼。徐悲鸿断然拒绝道:“在别人,这是做官发财的好机会,我徐某人不屑为此!” 由于徐悲鸿的拒绝,南京城内很快出现了造谣中伤徐悲鸿的事件,迫使徐悲鸿于1936年6月远走广西。但他并没有屈服。
1939年,徐悲鸿应邀至印度国际大学讲学并举行画展。当时他还应印度大诗人太戈尔邀请,游历了喜马拉雅山的大吉岭。在那里看到了许多罕见的高头、长腿、宽胸、皮毛闪光的骏马,他还经常骑着这样的骏马远游,更逐渐了解了马的骠悍、勇猛、驯良、耐劳、忠实的性格,终于成了马的知己。访问期间,他对着骏马大量写生,进一步掌握了马的最美的神气和姿态。
1940年,徐悲鸿回国继任中央大学教授,并筹办中央美术学院。1946年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,担任北平美术家协会名誉会长。
新中国成立,徐悲鸿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,他又画了一系列的奔马图,著名的有《奔向太阳》、《奔马》等。出版著作有:《徐悲鸿素描集》、《徐悲鸿画集》、《徐悲鸿彩墨画集 》等。
1953年9月26日,徐悲鸿因劳累过度,脑溢血复发逝世。不久,夫人廖静文就将徐悲鸿留下的1200余幅作品,以及他收藏的唐朝以来历代名家书画作品1000余件,以及各种珍贵图书、碑帖等一万余件文物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。1957年北京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。
徐悲鸿一生中画过数以千计的马的速写稿,熟悉了马的气质、马的结构、马的日常活动,和在技巧上需要创造的独特的表现手法。因此,其笔下的马造型千姿百态、倜傥洒脱,有的回首长嘶,有的腾空而起、四蹄生烟……不仅外形逼真,而且神态雄健,给人以跃动的感觉。他的马图,可以表达他的高尚情操,并以作品中寄托的内涵成为鼓舞人们奋进的精神力量。抗美援朝时,徐悲鸿画的奔马图,寄托了人民的爱憎,在它们驰骋的脚印上,烫着鲜明的时代烙印。曾被制成了特种邮票(11枚),获得最佳邮票奖。
徐庆平,徐悲鸿的哲嗣,1946年生于北京,祖籍江苏宜兴,他在家中拍行第三,上有哥哥、姐姐,下有一个妹妹。徐庆平四五岁就开始习画。在父亲的眼中,他具有学画的禀赋,但一定要勤奋。在徐庆平临摹的那个范本上,徐悲鸿曾题写了两句话:拔山盖世之气,长河大海之词。使徐庆平惊奇的是,原碑上是很小的字,而范本上的字是把原碑上的字放大了的。张孟龙碑文把它放多大,它的气魄就有多大。后来徐庆平感悟到,父亲下这么大力气教他练字,实际上是教他如何审美,教他认真、执著的习惯和做人的气魄。
(徐庆平马作品1)
徐庆平说:“父亲没有直接说过,也没有要求我成为画家,但是他非常注意培养我们对学习、对书画的兴趣。他要求我们兄妹每天写大字,习画。我还小的时候,父亲请齐白石先生为我刻了一方名章。我当时很珍惜,但并不知道作为何用。后来在给自己的作品盖章时,我才领会父亲的一片苦心。”徐庆平没有辜负父亲的苦心,12岁时,参加国际少年绘画比赛获得大奖,崭露头角。
青年时代,徐庆平与父亲众多的朋友、学生交往切磋,聆受教益,畅游于中国绘画的浩瀚墨海之中。1969年,徐庆平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。后任教于北京语言学院。1980年代初他赴巴黎学习西方艺术,1985年获中国第一位留法艺术史学博士。归国后,先后任徐悲鸿画室副主任、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、馆长、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、教授等。
徐庆平生性喜爱画动物,和父亲一样,骏马是徐庆平特别爱画的动物。但他不满足于模仿前人,在继承父亲大写意技法的同时,坚持以马为师,深入农村、马场写生。他笔下的马,既有“徐悲鸿马”的神韵,又有所创新。比起父亲徐悲鸿的画作,徐庆平画的马多了几分祥和,少了几分不安;多了几分快乐,少了几分愤怒;多了几分温情,少了几分孤独。
(徐庆平马作品2)
徐庆平创作题材宽广,表现手法多样,山水、花鸟、人物皆入画。还有牛的温驯、猫的娇懒、羊的柔顺、虎的凶猛、鹿的机敏、熊猫的笨拙天真等,都随他浸透情感的笔墨跃然纸上。他以浓郁的色彩描绘辽阔草原上的晚霞,用纵横驰骋的手笔表现大漠戈壁,赏心悦目的江湖波影,远帆点点、幽深清新的古柏翠竹、雄奇险峻的长城、晨沐中的巴黎圣母院,这些曾拨动画家心弦的美景与笔墨交织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,令人回味神往。
他翻译了《西方艺术史》,编撰了《现代绘画辞典》、《世界十大博物馆》、《徐庆平画集》等著作,著有《莫奈》、《西方艺术简史》、《徐悲鸿画谱》、《齐白石小传》、《现代绘画辞典》等。曾应邀多次赴加拿大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国举行个人画展,作品被欧美亚多国收藏家和收藏机构收藏。参加白寿彝教授主编的《中国通史》的部分撰写工作。主要研究成果:教学录象片《外国美术简史》(五集),中国音像出版社出版;译著《现代绘画辞典》,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;《莫奈》(名人传记),和平出版社出版;译著《西方艺术史》,外文出版社出版;《世界美术馆博览》总审校,外文出版社出版;《徐庆平画集》,新加坡泰星阁印刷。1987-1998年曾赴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日本、前苏联、罗马尼亚、美国、加拿大访问,在加拿大埃德蒙顿、多伦多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亚槟城、吉隆坡举行个人画展。
1999年,中国人民大学复建了艺术学院,并命名为“徐悲鸿艺术学院”,聘请徐庆平为院长。在教学上,徐庆平强调“四个基础”,即人文基础、手绘基础、计算机基础、外语基础,这与徐悲鸿当年主张的“重视基础、师法造化、中西结合、提倡写实主义”的创作思想一脉相承。在美术教育思想上,徐庆平提出了“大美学”的概念,并将这一理论概括为“三个结合”:音乐与美术的结合,纯艺术与实用艺术的结合,专业艺术与公共艺术的结合。这些对现时代的美术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意义。在短短的十几年中,徐悲鸿艺术学院已经培养出一批艺术方面的尖子人才,在社会上获得了广泛的赞誉。
徐庆平先生学识渊博,治艺严谨,待人真挚,淡薄名利,极为国内外朋友所称道。徐庆平先生现为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、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、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、博士生导师、全国政协委员。
谈起父亲,徐庆平的神情和言语间总会流露出深切的尊重。“父亲笔下的马是悲伤的,我笔下的马是欢快的”,“父亲也是我的老师……他用最有气魄的最美的东西——艺术教育了我,让我终生受益也终生难忘,现在我把这些再教给我的学生们。”“父亲对我的影响还包括他对祖国的一片深情。”
子承父业,徐庆平依旧爱马、画马,他们父子留下了让人品味无穷的画马故事,也留下了成功的艺术。
版权所有:新时代先锋网@2021 闽ICP备2021013525号
联系邮箱:mayimedia@qq.com微信号: cnmy2021联系QQ:3559356856
如有侵权,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,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来源